首頁 /24小時 / 滾動 / 正文

摸底“中特估”,博時基金楊振建:盈利、估值、商業模式等驅動長期投資主線

2023-5-25 21:18| 發布者: 方志舟| 查看: 135

財聯社5月25日訊(記者 沈述紅)今年以來,備受投資者關注的一個話題是,“中特估”價值重估的緣由和意義何在?其趨勢性行情來了嗎?博時基金指數與量化投資部基金經理楊振建最新觀點分析認為,資本市場對市場的估值 ...


財聯社5月25日訊(記者 沈述紅)今年以來,備受投資者關注的一個話題是,“中特估”價值重估的緣由和意義何在?其趨勢性行情來了嗎?

博時基金指數與量化投資部基金經理楊振建最新觀點分析認為,資本市場對市場的估值比較關注簡單的增長邏輯,但央企本身承擔了大量的社會責任,其穩健性、戰略、科技等方面的社會價值沒有很好地在估值里體現。因此,在眼下時間點提中特估的意義重大。

央企如此重要。那么,問題來了,中特估趨勢性的行情出現了嗎?楊振建認為,這次央企的行情不能按照一個簡單的主題行情來看待,從盈利、估值、商業模式、“一帶一路”今年大的事件這幾個角度來看,“中特估”應該會是一個比較長的投資線。

國企改革三年,當刮目相看

“我們不能再用過去的眼光再來看央企了。因為通過頂層設計、深化對國企改革等,整體央企公司質量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如何去理解這個問題?有三個點可以展開去談!

第一,關于央企質量。2022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的收官之年。經過了三年,從央企到地方國企,整個央企整體上市公司質量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它有三個比較明晰的方式:

一是從微觀來看,在各個行業都有央企并購重組?赡芤粋央企集團里面下面帶了很多上市公司。但實際上央企里有很多優質的資產是在上市公司體外,經過這三年,許多央企的優質資產注入到上市公司,把原來一些相對來說比較差的資產剝離。無論是優勢互補或還是新的資產注入,都是央企上市公司整體質量提升的重要體現。

二是引入戰投,例如某公司原來是做工程類,后來做了一些產品化的科技攻關,技術很好,但它自己去做有很多的掣肘,于是找一個市場化的機構合資,共同把一些卡脖子的技術產品化落地。

三是央企最近幾年對一些管理層、核心人員做了很多股權激勵,有利于央企做強做大,去釋放業績提高股價,這契合它的利益。

第二,央企上市公司整體估值創了歷史新低,即使過去幾年央企的股價表現看起來比其他資產表現要好,但是整體估值一直在創新低,這會帶來什么問題呢?央企有規定,比如一個企業PB小于1不能做定增和再融資業務,將來會造成企業惡性循環,不能做再融資企業就不能做大做強,會給企業良性發展帶來嚴重制衡。這樣估值就變得很差而不合理。

第三,央企承擔了重要使命,F在除了處在去全球化的階段,我們還面臨一些卡脖子的技術拖累問題。如果將來要實現技術替代,央企是最好的平臺。首先央企本身是上市公司,是市場化的平臺。假如未來需要投向一些非常創新的前沿技術的話,需要投入很多資金,周期又非常長,民營企業可能無法承擔這個成本,但央企有這的實力去做這個事情。

但現在,一是央企估值不合理,沒有辦法融資也沒法實現相應的技術研發,而同時我們看到,在過去這些年,央企整體在科研投入方面是不遺余力的,做了很多科研投入。但在理論上按市場來定價,科技創新屬性高應該有更高的估值,但現在沒有被體現。

“所以我認為,現在來提中特估其實是站在非常重要的歷史時間點,可以深刻理解這個事情!

中特估趨勢性的行情來了嗎?

央企如此重要。那么,問題來了,中特估趨勢性的行情出現了嗎?看好哪些細分領域的投資機遇?

楊振建認為,“這次央企的行情不能按照一個簡單的主題行情來看待,它是是未來一個比較長周期的投資主線,主要有四個因素!

第一,從估值角度,現在整體央企估值是嚴重低估的。

第二,要看公司。從盈利角度來看,今年國資委提出對央企的考核是對標世界一流企業。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到未來國資委對央企的考核在盈利質量上面會提出更高的要求。未來這些企業的盈利確定性和盈利能力兩方面都會有本質變化,這是我們能預期到的。

投資其實是看預期,預期就是看宏觀經濟、產業的演變、政策的催化,這樣去觀察行業未來潛在預期增長的邊際變化來決定買什么資產。不是看過往成長有多少。

第三,今年大家很關注的一點是數字經濟,是因為今年2月國家有一個數字中國規劃。規劃對于國產替代類資產的商業模式會形成根本性轉變,會影響到企業估值模型,享受跟現在不一樣的估值。

“所以,從以上盈利、估值、商業模式、“一帶一路”今年大的事件這幾個角度來看,“中特估”應該會是一個比較長的投資線,F在央企一是估值低;二是在政策催化上面,能夠預期到從國資委考核角度理解,未來盈利基本面在往好的方向發展。因此,我覺得央企資產值得大家關注!

本文源自財聯社記者 沈述紅

0條評論 135人參與 網友評論 文明發言,請先登錄注冊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國家法律法規。

最新評論

©2001-2013 東方財經證券 http://www.smarteas.net/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浙ICP備2022012433號 非經營性網站數字時代數字時代X3.4公安網備
廣告合作客服QQ:775323094Comsenz Inc.